六大重点应用领域
以 “智” 助教: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助手,辅助教师进行智能课程设计、智能备课、个性化教学、智能课堂管理、智能教学分析、智能作业批阅、智能辅导答疑、智能学情分析等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减负。
以 “智” 助学:学校要围绕 “以学生为中心” 理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发展。例如,利用 AI 学伴协助规划学习路径、语言学习助手提升口语听力技能等,还可以借助 VR 技术模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以 “智” 助评:引导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构建面向师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 “智” 助育: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阅读、智能体育训练、智能美育教育、个性化心理支持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 “智” 助研:借助人工智能积极构建新型智能教研生态。
以 “智” 助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多模态、全景式、动态化的校园智能化管理。
规范要求
不得使用人工智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或宣扬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违背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全面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局限性与不足,严格保护个人隐私、敏感信息和涉密信息。
未成年人要在教师或家长的许可和引导下,适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学校要及时干预学生沉迷或接触不良人工智能产品的情况,并主动告知监护人,推动家校社协同,共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鼓励高校探索利用数字人、智能体等人工智能技术开设相关课程。
应用策略
强调 “加强顶层设计,战略先行;加强通识教育,教师先行;聚焦核心场景,试点先行;重视安全发展,规范并行”。
配套建设
北京市启动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和人工智能应用测试场的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致力于研发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为教育领域大模型落地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人工智能应用测试场将模拟真实场景开展测评,形成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智能教育通用评价标准,加快推动全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合规准入,并定期对人工智能产品进入学校后的动态监测,营造健康有序的应用氛围。
评论 ( 0 )